
400-123-4657
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飞速发展,各地中小学纷纷掀起了一股“AI风”。特别是在江苏省,教育界采取了积极行动,计划年内培育100所智慧教育标杆学校,旨在通过AI助力教育变革,为学生创造更加有趣和高效的学习体验。
在3月26日举行的江苏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研修活动上,来自各地的教师们通过直播平台参与了这一盛大活动,共同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中,展现出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。中央、国务院于今年1月发布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也提到,应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发展,促进AI助力教育的改革。
除了提高课堂互动性,AI的引入还使老师们的教学方式焕然一新。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金沙乐娱怎么样,一节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语文课上,老师通过AI“复活”经典人物,令课堂气氛热烈,学生们积极提问。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,也促进了他们对文学的深刻理解。与此同时,南京市的科学课也采用AI虚拟科学家进行模拟对话,帮助学生从科学史的角度思考问题,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。
然而,AI技术并非想象中的教室“者”,而是教师教学的有力助手。虽然AI在分析数据、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上表现出色,但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连接。这一点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共识。金阊实验中学的陈老师表示,她希望在运用AI的同时,也能保持教育的温度,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。
江苏省教育厅启动的“AI+教育”十大攻坚行动,旨在针对数字教育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探索与实施。在此过程中,教师们作为“破壁者”,要主动拥抱技术革新,以此重构课堂,创新教学模式。同时,教研团队也被要求做好引领,以实际案例推动AI的有效应用。
未来的教育,需要积极面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。江苏省部分中学已开始设立围绕人工智能的分阶段课程,帮助学生理解AI的重要性及应用潜力。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,使其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立足,成为兼具创造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时代新人。
然而,随着技术的发展,也应注意青少年在使用AI过程中的自主性问题。教育界呼吁,应时刻警惕AI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,确保技术的发展与人文关怀相结合。
总的来看,江苏中小学的AI教育实践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重新审视,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面革新。前景可期,未来的课堂,将因AI的引入而赋予更多可能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